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本院要闻 > 正文
本院要闻

致高考学生及家长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一封信

时间:2022-06-09 15:59:34 来源: 第一检察部  作者:赵倩 点击数:

2022年高考刚刚结束,考生和家长们终于可以好好放松一下了。但是,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猖獗,极有可能将毕业学生及家长作为诈骗对象实施诈骗。在此,肃南县人民检察院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谨防以下诈骗行为,防止上当受骗:

骗局一:提前查分 小心被骗

高考分数是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重点。不法分子通过短信,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虚假提前查分网址,一旦点击进入,木马病毒便会自动植入手机,从而获取手机所关联的银行卡等信息。不法分子通过拦截获取支付验证码,就可以经网购消费变现或者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转账等方式获得。

检察官提醒

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址,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。

骗局二:花钱补录 千万别信

“补录”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,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,通过花钱“打点”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,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,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,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。还有一些骗局中,骗子也会谎称有特殊关系,可以购买“内部指标”“计划外指标”。

检察官提醒

“补录”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,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,通过花钱“打点”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,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,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,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。还有一些骗局中,骗子也会谎称有特殊关系,可以购买“内部指标”“计划外指标”。

骗局三:假大学 伪录取

虚假大学多自建网站行骗,往往只有空壳网站而无实体学校,打着大学的幌子从事伪造学历文凭证书之类的招生诈骗。其网站往往抄袭正规高校往年简介并盗用其图片和文字、粘贴各种教育类新闻信息,极具欺骗性。

检察官提醒

对于有招生资质的高校,各省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给考生相关资料或在官方网站向社会公示,全国正规高校的名单可以通过教育部官方网站进行查询。

骗局四:助学金骗局 要警惕

骗子利用一些考生家中经济困难,上大学需要通过助学金交齐学费的情况,冒充高校工作人员、教育部门工作人员,或者直接谎称手上有项目,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,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。

检察官提醒

当接到自称高校、教育、财政等工作人员的电话、信息,要发放“国家助学金”“返还义务教育费”“助学扶助款”时,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。

骗局五:志愿专家 也有假

大数据是近年来的浪潮,“大数据填报”“专家”“一对一咨询”等高考填报志愿服务也趁势而起。一些培训机构假冒教育部门、招生机构或高校名义搞高考志愿填报现场咨询、辅导活动,或仿冒官方网站开展网上咨询和辅导,号称专家指导,包准包录,实则只是为了向考生和家长收取高额咨询费、辅导费、大数据平台使用费等。

检察官提醒

各地招生考试机构、招生高校举办的现场或网上咨询活动都是免费的,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公布的为准,不要相信其他非正规途径了解的信息,明显收费不合理的服务不要购买,避免上当受骗。

肃南县人民检察院衷心祝福每一位高考学子金榜题名,前程似锦!

关闭

智能悬浮区